养老投资项目每天2.5%的返现,项目完成后投资人还能优先免费享受养老服务;保单抵押出贷款,再转到“万能账户”里吃高利息;一次性交纳几万元养护费用,即可每月领取相应额度的生活保证金,直至终身……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本报今日选取四川、陕西、内蒙古三个案例,提醒老年人们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号称“高额返利”的投资项目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骗术一
投资养老项目 每天返现2.5%
胡思行 王月诗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365账号投注被限制_中文365bet_365体育官网登录
近年来,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活动越来越多,严重侵犯了老年人的财产权益。记者昨(23)日从彭州市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审理了一起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名被告人因构成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陷阱 养老投资 每天返现2.5%?
2020年9月3日,微信好友王某神秘地向彭州市民张某分享了一个投入少、收入稳定、还不愁养老的发财好门路。张某正愁退休后经济来源问题,她心想这么好的事情一定要抓住机会。随后,王某便将张某拉入了一个养老投资微信群,群主每天发“荃德智慧护老”项目的相关资料,宣称该项目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先行示范养老项目,投资该项目后每天会有2.5%的返现,并且项目完成以后投资人将自动成为该项目的会员优先免费享受养老服务等。
“我当时就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肯定是骗人的。”一看收益这么高,理智让张某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看着群友每天都截图展示返现金额,该项目的网站也每日公布返现明细,她终于坐不住了,抱着“先买1000元试试,万一是真的呢”的心态,她“投资”了1000元试水。接下来好几天,返现金额都准时到了账。张某就此深信不疑,又陆续“投资”约1万元。9月21日,张某发现返现金额没有到账,而自己加入的微信群也已经被解散了,就连网站都已经看不到了。张某这才意识到上当了,连忙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落网 诈骗349万元 团伙成员领刑
经查,2020年8月左右,被告人李某、宋某、柳某等人经共谋后虚构了“荃德智慧护老”项目并招聘高某、周某等多名业务员,在网络上针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并由敖某等人利用柳某提供的王某等人的账号进行套现。经审计,上述被告人在实施诈骗犯罪活动的一个月期间共计诈骗349万余元。案发后,公安机关从各被告人处扣押现金215万余元。
彭州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宋某、冯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荃德智慧护老”项目,通过微信养号、建立虚拟的返利网站,发布虚假信息,在网络上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符合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柳某在知晓李某等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意图后,仍为李某提供套现途径,帮助寻找实施犯罪的具体地点,并从敖某等人套现返点的钱中进行抽成,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敖某等明知是犯罪所得,予以取现、转移,情节严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告人王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对于扣押在案的现金215万余元用于退赔被害人,上述金额不足以赔偿被害人损失部分,责令被告人李某、冯某、柳某、宋某继续共同退赔。
●法官提醒
该案承办法官李银提醒,随着老年人对手机的应用越来越熟练,很多老年人开始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购买物品,甚至投资,不少诈骗人员也开始针对老年群体感兴趣的养老项目实施专门的诈骗活动,让人防不胜防。请广大老年人一定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所谓“高额返利”的养老投资项目、免费享受养老服务等看似占便宜的事情,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谨防上当受骗。若确有理财需要,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选择合法的理财产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骗术二
“万能账户”可吃高利息
“贷款终于偿还了,保单也恢复正常了。”近日,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经济开发区的75岁老人于某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据了解,李某等8人是国内某知名保险公司西安分公司的业务员,同在一个业务组,李某为组长。2020年下半年因受疫情影响等因素该组所有业务员业绩下滑,收入减少,平时善于团结鼓动的李某竟想起了一个应急的“妙招”。2020年国庆长假前后,李某召集2名小组核心成员“试水”后召集全组成员开会称:我们可以选一些优质客户,利用客户信任,用客户保单在公司保单担保抵押借款APP内申请贷款,到账后将贷款平分,应眼前之需。
2020年11月6日,被告人王某某、柴某、禹某来到被害人于某家中,向于某谎称其公司最近开设了一个“万能账户”,于某可以将名下该公司保单申请借款,借款后可以存在“万能账户”中,有高额利息回报,让保单钱生钱。征得于某同意后,3人拿着于某手机当面点击该公司贷款平台APP进行真实的保单担保抵押借款操作,“帮助”于某申请了贷款80100元,几分钟后审批成功钱便转到于某保单绑定的银行卡上,然后3人用事先准备好的POS机,从于某的银行卡中一次性刷出8万元。一番故弄玄虚的操作下来,于某名下的贷款不是到了所谓的“万能账户”吃高利息,而是到了该犯罪小组成员控制的私人账户并被取出均分,8名被告人各分得1万元。
2021年4月26日,于某的手机收到某保险公司短信通知,短信内容显示,于某有一笔借款将在2021年5月6日需到期偿还,并应支付2200元的利息,事隔5个月之后,于某如梦方醒意识到上当受骗遂报案,报案后公安机关将李某等8名被告人缉拿归案。侦查机关又查实了8名被告人以相同或类似手段诈骗另3名被害人32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5月16日,未央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等8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投资名义对多名老年人实施诈骗,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综合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结合退赃、自愿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对被告人李某某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对其余7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至4年6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以1万元至2万元的罚金。 据检察日报
骗术三
交纳几万元能“终身养老”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级法院日前对一起集资诈骗案进行宣判,被告人刘某、曹某以“终身养老”为名,累计骗取1000多名老人3000多万元;同时,还以高额利息为饵,骗取他人资金9000多万元。刘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曹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刘某、曹某于2005年6月开始从事养老业务,2010年10月在内蒙古某地注册成立了一家老年服务中心。2009年12月至2015年5月,他们以开展“终身养老”业务为名,向社会公众承诺,一次性交纳3万元、5万元、10万元不等的养护费用,即可每月领取相应额度的生活保证金,直至终身,并以老年服务中心名义与养老人员签订“养护合同”或“抚养协议”。二被告人以此为诱饵,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及河北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等地,共吸引养老人员1000余人,骗取养护费合计3000余万元。2011年3月起,二被告人又以扩大养老院、急需资金等为由,以高息为诱饵,通过借款名义骗取他人钱款9000余万元。
法官介绍,被告人刘某、曹某以“终身养老”“高额返利”等为诱饵骗得的巨额资金,大部分已挥霍,资金链断裂后,因不能兑现生活保证金和高额利息,骗局才浮出水面。最终,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被告人曹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32万元。 据新华社